泉州一女子驾车途中昏迷 众人第一时间砸窗救人
原标题: 泉州一女子驾车途中昏迷 众人第一时间砸窗救人
疑似被红蚂蚁咬到 女子驾车途中昏迷
众人第一时间砸窗救人,泉州患者已无大碍
众人第一时间砸窗救人(120急救中心供图)
海峡网讯(泉州晚报记者苏凯芳)昨日11时许,女驾在泉州324国道冠亚凯旋门路段,车途一辆轿车突然倒退撞向后车,中昏砸窗紧接着,迷众路边聚集了众多路人以及闻讯赶来的人第120急救车,这到底是时间怎么回事?
据泉州120急救指挥中心的急诊医生胡远扬介绍,11时04分,救人他们接到报警称,泉州在冠亚凯旋门路段,女驾有一名驾驶员在车内昏厥。车途三四分钟后,中昏砸窗急救车就赶到事发地点。迷众胡医生说:“当时,人第驾驶座上的时间是一名中年妇女,女司机嘴巴微张,但呼之不应。因为女司机无力动弹,无法打开反锁的车门。如果不及时将其救出,后果不堪设想。”
事发后,该路段出现拥堵,不少车辆都停了下来,该路段一执勤的协警闻讯赶来维护现场的交通秩序。情急之下,有一好心人找来了一把铁锤,120驾驶员陈启雄与执勤协警协力敲开了副驾驶座上的玻璃。120急救医护人员才得以打开车门,将女司机抬出车外,并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在现场检查时,女驾驶员无法言语,全身湿冷,四肢出现明显荨麻疹,因为交通复杂,我们赶紧将患者搬运到车上,上心电监护后发现患者血压偏低,初步考虑女驾驶员为过敏性休克。”胡医生说,送医途中的女驾驶员经过静脉扩容补液、抗过敏等处理,到达医院后慢慢恢复意识,并能够开口说话。
该女司机告诉医生,当日上午,她疑似被红蚂蚁咬到,刚开始自觉无碍,便于10时许驾车出门,不想中途发病。在身感不适时,女司机想将车停到路边,但在调整档位时,欲将档位调至P档的她已经无力,档位最终停留在了R档,车辆开始倒退撞向了后车。
后车司机陈先生表示,当时他的车辆正常行驶在路上,但发现前车突然在倒车,他急忙停车。不想,前车还是撞向了他的车。他下车查看时,发现女司机情况异常,就第一时间报了警,并从车上拿了一把铁锤,协助敲开车窗。(首位拨打96339的蔡先生获得线索费50元)
(责任编辑:综合)
-
今晚7点35分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淘汰赛1/4决赛无锡队客场对战盐城队刚刚本场比赛的首发名单出炉不能亲临现场的球迷朋友们请锁定各平台直播间CCTV5或前往“第二现场”观赛锁定赛场期待两队的精彩表现无锡和 ...[详细]
-
10月5日,腾讯表示,文生图领域的“权威竞技场” LMArena最新放榜——发布仅一周的混元图像3.0,从全球26个大模型里突围,登顶第一,实打实赢过了 Nano Banana等可敬的对手。这个排名没 ...[详细]
-
据韩国媒体dealsite.co.kr,三星电子的CMOS图像传感器重返苹果供应链。苹果对三星生产的CIS初始订单量已由原定的每月约1000片晶圆提升至4000片晶圆。CIS是智能手机相机模组的核心芯 ...[详细]
-
来源:参考消息埃及总统:新一轮加沙停火谈判“取得积极进展”据埃及媒体报道,埃及总统塞西8日表示,正在埃及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进行的新一轮加沙停火谈判“取得积极进展”。记者姚兵)来源 | 新华社点击进入专 ...[详细]
-
海牛一旦降级,谁还敢请李霄鹏?苏亚雷斯大冒险!陈涛救火太晚了
相比中超争冠球队,其实保级军团压力更大。冠军只有一个,今年争不上,重整旗鼓,明年继续争。保级则不然,降级队有两支,而且一旦降入中甲,不一定何年何月再杀回来了!中超26轮战罢,最悬的是同积18分的青岛海 ...[详细]
-
文/陈济深 编辑/吕栋)随着OpenAI在9月30日官宣视频创作软件Sora APP后,仅用四天Sora就登顶了美国APP Store的榜首,也让众多网友在创作的浪潮中不亦乐乎。依托Sora推出了“参 ...[详细]
-
连日来,乐善好施的泉商和泉州民营企业纷纷通过捐款捐物等多种形式,支援泉州疫情防控工作。泉港区是泉州此次疫情最严峻的区域,身居各地的海内外泉港籍企业家密切关注家乡疫情,第一时间发起爱心捐助。泉港区工商联 ...[详细]
-
AI「学不会」竟成相变探针!UCSD华人联手谷歌等,曝光量子纠缠秘密
新智元报道编辑:KingHZ【新智元导读】人工智能常被看作解决问题的工具,但在最新发表于arXiv的一项研究中,它的「失败」本身却成了科学发现的线索。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的华人学者Wan ...[详细]
-
FIFA女足冠军杯第一轮,武汉车谷江大女足1-0击败奥克兰联女足。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在社交媒体祝贺武汉车谷江大成为女足冠军杯首胜球队。因凡蒂诺在社交媒体写道:“国际足联女足冠军杯首轮:武汉车谷江大女 ...[详细]
-
世界首例!我国科学家创造出通用O型肾脏,并进行了首次人体移植试验
△点击上图查看详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 200 万人需要器官移植,然而,阻碍这些患者的最大难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器官供体的严重短缺。全世界的科研人员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器官移植 ...[详细]